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12-29分类:网络黑客浏览:152评论:4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新旧观念的冲突,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学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比如,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这些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加以矫治,就会不断恶化、甚至影响一生。正如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所说:“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既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又有小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品德与社会》课这套教材的使命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共和国的下一代用于谋求丰富生活的知识、能力基础。培养自律、自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因此就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杜会》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兴趣引入,启智相剂。师生互动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依据这门学科的特点,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找答案。如在教《社会呼唤诚信》这一课时,教师板书:1、何谓“诚信”? 2、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要签订协议、合同、做出承诺? 3、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聚精会神地读书,圈点,之后盼着教师抽问,以便抢着回答问题,展示自己。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启发学生深层次地想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新意见,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表现自己,并让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再完善、总结。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也建立起了心理和谐的相容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地开展。在不断地学习、教学中探索,使得教学思想越来越活跃,把这种有启有发的教学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远胜于按部就班地说教式教学。 2.从实际出发。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1 从学校实际出发,就地取材,提高教学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教学《我的祖国多辽阔》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与其它省市比比面积大小,再用课件展示东、西、南、北不同地方同一季节的气候特征,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方法来了解我国领土疆域之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也浓,再回到课堂上进行总结,学生抢着发言,课堂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教师又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学生,师生互补,提高课堂实效,结果明显。 2.2 从生活实际中取样,让学生感知自然,提高学习兴趣。如在教《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些植物,询问家长它们有什么作用,,再组织学生展开对“花草树木本领大”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2.3 从学生自身中寻找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校教学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寻找学生自身资源充实教学,体现学生主体,达到丰富教学资源,为教学务之目的。如在教学《拥有好心情》一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讲出自己的烦心事,说说自己当时是怎样处理的,讨论“怎样才能走出烦恼的困扰”,教师要对学生给予指点,有的学生找不到可倾述的对象又不敢跟老师、家长说,教师可指引方法如:写信、记日记等来转移烦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对生活的态度。学生之间互谈心事,互吐心声,谈感受、出主意、减痛苦、树信心。心结一解开,脸上的笑容也回来了,对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3.以教材为主体,从实践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它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门学科知识,但这些知识又贯穿着大量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首先是坚持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是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主线,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去实践,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三是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点与学生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达到教学之目的。如在教学《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一课时,一是要求学生读课文,了解世界各地都有我国的同胞,世界各国都设有“中国城”,他们在节假日或举行什么活动时都会相约到中国城庆贺;二是通过海外华人的故事,了解他们在异国他乡的艰辛与心系祖国的热忱,如:对国内贫困生的资助,地震灾区的援助等等。三是通过一些实际事例让学生知道今天的许多海外学子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如钱学森事迹等。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信念。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使《品德与社会》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百年树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思想道德建设是育人成材的基础。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要让孩子们能够从寓言中领悟哲理,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故事中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潜移默化的浸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准备充分。
无论是一个好的交易,还是一个先锋模范人物,为孩子上一堂思想道德课,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让其在好奇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得到启发。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无法得到良好的效果。
二:寓教于乐。
生硬的思想品德课,孩子们是难以提起兴趣的。要在孩子们知道的哲理、寓言故事中,提炼出孩子所不知道的道德内容,让他们体会更深、收获过多。在游戏中总结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思想品德。
三:增加互动。
提起孩子们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必须增加孩子们的互动,对于他们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内容,需要具有能够用思想品德内容加以解释的能力。即使是错误的回答,也要在表扬中加以纠正。
四:言传身教。
老师不光是讲授课本,传授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自己的优秀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上好思想品德课,自己需要身正、言正、行正。
五:矫正和引导为主。
孩子们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受到生活环境等原因的影响,对事物的认识不仅相同。对思想品德能够理解和认同的学生,要予以表扬;面对有不良品行的孩子,要注意慢慢矫正和引导,不能急于求成或者放任不管。
六:因材施教。
教育方法不肯能千变一律,一堂思想品德课讲授的好坏,不在于专家评审,主要看对孩子的影响。孩子有兴趣听,能够领悟其中的道理,并且在成长中产生正面影响,就是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新课程《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目标分为三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必须体现这三个维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不能单独分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有哪些”、“情感态度目标有哪些”。此外,工具性是多方面的,人文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主题不同,学生学习的重点也不同。一般地说,一篇主题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有一个主目标或基本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要服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目标体系。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把文本的意义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经验中去,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易检测的主题教学目标。从总目标到学段目标再到课时目标。
把握好思品课教改方向和准确把握教学尺度,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明确思品课程的目标理念。思品课程的目标理念,是“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对于这一目标理念,思品教师要高度重视。课标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思品教师要围绕这一目标理念开展好教学活动。怎样理解做负责任的公民?它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第一,是对自己责任。教材中诸如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悦纳青春、自尊自强、磨砺意志、刻苦学习等内容,都属于对自己负责的范畴。第二,是对他人负责。教材中诸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热爱集体、诚实守信等内容,都属于对他人责任的范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公民在行使自己享有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享有的合法权益,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是对他人负责的重要表现。对此,教材从法律角度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第三,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教材中诸如热爱祖国、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培养亲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等内容,都属于对国家负责的范畴。第四,是对自然责任。教材中诸如亲近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续发展等内容,都属于对自然负责的范畴。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是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维度。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作为价值观它强调和体现的是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它既强调个人价值,又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它既强调科学价值,又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既强调人类价值,又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无论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哪课教学内容,都要站在上述目标理念的高度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四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和价值引导。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
第二、正确认识和对待教材。现行思品课教材属于课程资源中的文本资源,教师必须明确:教材它不是教本,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本,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它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是平等对话关系。基于上述认识,对于教材应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第一,要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第二,要活化教材;第三,要用最鲜活的信息充实教材;第四,可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师拥有的知识,在师生互动中形成新知识,不断地完善、充实和建构教材。
由于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所以必须依据教材进行教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领会编者意图,注重发挥教材功能,着力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教材提供的知识、简明的道理。但依据教材并不是照本宣科,并不是局限在教材框定的知识范围内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整合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重新设计,创设新的教学情境,提出新的探究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思考形成新理念,对教材不断的超越和创新。。
第三要合理、恰当使用课件等音像资源。课件等音像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象、直观等特点,它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的立体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课件的使用数量和次数并非越多越好,或者节节课都自始至终地利用媒体进行教学。如果过量使用、频繁使用课件,会导致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课件的视听上,而忽视学生的思考、理解和感悟,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另外,制作和演示课件,包括演示复制他人制作的课件,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果展示的课件只图红花热闹,教学效果不佳,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时间的浪费。教学实践和成功课件告诉我们,使课件等音像资源应该符合三项要求。即:必要性、创新性、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件等音像资源的使用上,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出现泛化的现象。
总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品德与社会》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品德与社会》教师的共同追求。只要深刻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制定明确目标、精心设计问题等,一定会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一是坚持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 二是坚持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东西; 三是不足的地方要弥补、不正确的地方要改正。 “爱亲敬长”修改为“尊亲敬长”,修改后的目标要求更切合低年级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也更符合语言表述的规范。热爱是道德情感中重要的一维,培育富有爱心的儿童是品德与生活课程重要的内容。因为只有富有爱心的儿童才能热爱生活、学会关心和学会做人。此目标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热爱的情感逐渐升华。由爱亲敬长扩展到爱集体,从爱集体扩展到爱家乡,由爱家乡扩展到爱祖国。 将实验稿中“热爱科学”修改为“热爱劳动”。将实验稿“行为与习惯”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调整为修订稿“情感与态度”中的“热爱劳动”,体现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意识的重要性。 将“自信、诚实、求上进”修订为“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探究”此目标为增补内容。这一目标着眼于激发儿童探究的愿望,让他们从小就有对生活中的问题探究的兴趣,在快乐中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与实验稿相比学习要求有调整,难度有所增加,如将“初步养成”调整为“养成”,体现了课程对低年级这一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关键期的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劳动习惯”修改为“卫生习惯”,突出“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既是符合其年龄特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无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其以后的生活与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与人交往中,如果无法表现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极易产生与环境和人群格格不入的挫折感,不仅不利于其身体的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其人格的发展。将“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修改为“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因为“养成……行为”不够通顺,“遵守纪律”已经含在文明行为习惯中。这一目标着眼于培养儿童最基本的公民道德素质, 《品德与生活》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从总目标可以看出,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并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把他们真正当作发展中的人,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使儿童在教育引导下不断发展和提高,价值不断得到提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品德教育是以一种价值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作什么都允许”的片面相对主义。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对社会对个体发展需求的领悟上,同时也必定是建立在对当今少年儿童内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愿望的关注上。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先说它们的相同点:这两种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 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它们的不同点是:《品德与生活》注重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 热爱生活的儿童。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 社会性发展,为儿童认识社会、平等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残而有为的社会主义合 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生活》的分目标为: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 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 情感与态度 技能、过程与方法技能、过程与方法。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保护环境,爱惜资源;掌握自己生 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品德与社会》的分目标为:情感�6�1意志�6�1态度�6�1价值观;能力 情感�6�1意志�6�1态度�6�1价值观; 情感;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信、自 知识。 强、自主、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乐观向上、顽强 拼搏、 立志成才的意识;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 诚实守信热爱集体、 团结合作、 有责任心的品质。热爱祖国, 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关爱自 然,认识自我、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 行为习惯。 我认为《品德与生活》内容所体现的是人们生活最起码的生活常识,是人刚进入生活所必备的常识,所以适合于低年级学习。而《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比《品德与生活》更广泛,是人们从基本的生活逐步进入社会所要具备的最起码的社会知识的积累,因此更适合于中高年级学习。层次有所不同,品德与生活强调在生活中提炼自己;而后者强调感受社会服务社会,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 纵观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品德教学目标设计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 (1)有总无分。部分教师在设计一篇课文教学目标时仅仅设计了一个总体性的教学目标,更有甚者,这个教学目标也是从教学参考书中套用而来,没有体现划分课时的课时目标; (2)游离学生。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游离于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没有分析学生的道德品质现状,没有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在设计品德教学目标时,完全是自己的主观臆造,导致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游离于学生实际; (3)偏离课标。在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或者在随机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老师由于是兼职教学品德这门学科,在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时重视了教材相关知识的落实,在上课过程中,凸显了知识内容的教学,而且还拔苗助长,将相关内容的教学偏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1)学科本位淡化。窥视一下我们现行的小学教育,可谓是素质教育大旗“随风飘荡”,应试教育大旗“逆风高扬”,在应试教育的长鞭束缚下,无论是教育行政领导,还是小学品德的任课老师(绝大多数是语文学科老师兼任)总将“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口号喊得高高,响彻了每一所校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将品德的部分课时作为了老师补习其他考试学科的时间,严重淡化了品德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2)课程标准弱化。由于受到考试学科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及教者本身思想上对品德教学的忽视,从而在品德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仅仅是任务式的完成品德课程的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部分教师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熟悉甚少,更不要谈深研课标,深研教材了,从而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评价体系缺乏。自从教师绩效工资下发之后,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领导为了考核教师,总是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这些笔试科目成绩列入到“教学质量”的考核。可以说,部分学校对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些学科仍未制定适合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为教师敷衍小学品德的教学提供了漏洞,从而出现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不良倾向。
如何搞好《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
思品课既遵循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遵循小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具有德智双重性。因此,思品课教学的外延更广,思品课课堂教学结构显得非常灵活,我们把这种灵活的课堂教学结构归纳为“两点双线圆圈式”。“两点”为知行两点,即任何一堂思品课都必须落实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两个内容;“双线”为情意双线,即激发道德情感和磨炼道德意志要始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它们不单独组成一个教学环节;“圆圈”表明知情行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端性,任何一种心理成分都可以做教学的开头,也可以是教学的结尾。
如何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
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中学,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其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而今,我们沐浴著新世纪的曙光,经历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素质教育已不再是一个新话题。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以特殊的神圣使命,面对培养造就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面对需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生活、如何健体、如何创造、如何审美的教育工作,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在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激发与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情景交融之中领悟教学要求,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呢?通过教学实践,有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是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捷径。
1、以情感人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其产生同样的情感;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感觉。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充分利用教材和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使自己的情感和教材与学生的情感相容,教师入境入情,带来学生的心动情发,去感染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起道德情感,加深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们这儿所说的“以情感人”是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要求教师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因为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如果教师仅仅是“逢场作戏”,那么就会适得其反,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时也会使教师失掉威信。
2、以境动人 。人的情感不但具有感染性的特点,还具有情境性。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因素往往具有综合的作用。所以一节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我经常巧妙地创设必要的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体验。因此,适宜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节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运用各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领其情,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能力。
3、以美冶人。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还应该运用美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道德情操的陶冶。别林斯基有一句名言:“美和道德是亲姐妹。”思想品德教育只有结合美的教育,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我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着力刻画、揭示人的灵魂美――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的美。此外,我还经常运用艺术的手段,如绘画、听音乐等来薰陶孩子的心灵,强化道德意识,做到情理交融。孩子们边歌边舞,陶醉在美的旋律之中,积极的、健康的、高尚的、美好的道德情感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陶冶之下,逐渐在孩子身上形成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如果没有美育的渗透,是决不会取得成功的。
4、以形育人 。以榜样人物的光辉形象来培育我们的下一代,这也是我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经常运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有一句名言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各种各样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座标。如何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模范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作用?我认为,首先要做到讲述的事迹生动感人。其次,要做到树立榜样人物与联络班级实际相结合。我在介绍榜样人物的事迹之后,总要联络班级实际表扬一个或几个先进同学,哪怕是点滴的闪光思想或微不足道的榜样行为,都抓住不放加以宣扬。这样容易使道德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和模仿。最后,要做到讲述榜样人物动人的事迹与分析榜样人物闪光的思想结合起来。因为孩子具有模仿性强的特点,他们总是先模仿榜样人物的外部的行为表现,再体会其内心思想;先从机械式的模仿再到独创性的模仿。教师有责任教育孩子尽快地从外部的、机械的、形式的模仿中摆脱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中分析出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揭示他们的道德动机,这样孩子才会明白为什么必须这样去做的道理,进而转化为他们内在的需要,成为推动他们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
二、趣味性的导课形式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前提。
托尔斯泰曾说过这样的话:“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的新课汇入,犹如一台戏、一部电影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能引人入胜、富有情趣,就能主动地进入教师所设计的特定环境之中,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就能很快地调动起来。可见,良好的新课汇入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前提,也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前提。常见的趣味性导课形式有:
1、小品汇入。依据课文内容,事前编排简短的小品,让学生亲自参与,既能让他们获得一定的体验,又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珍惜时间》一课时,一上课,我就拿出50元钱,请一名同学帮我买东西。学生争着要去买,我就请了一个学生上台,我说:“请给我买一分钟时间来。” 这个学生显得很无奈,说:“我买不到。”我就顺势问其他学生:“看了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体会?”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时间是买不到的。”我就很自然地引入课题:“是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珍惜时间》时间这一课。”这个小品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小品也突出了时间宝贵这一要点。
2、讲述故事。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之一。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积极为课堂教学服务,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吸引学生,汇入新课。
3、音乐渲染。 针对小学生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容易被新异的 *** 吸引这一特点,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汇入新课,能很快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快乐的“六一”》一课时,教师一开始就播放《快乐的节日》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跟唱,在学生受到美妙的歌曲感染之后,情绪高涨,教师再顺势揭示课题。
三、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使抽象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知,使教育内容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为,给《品德与社会》课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我在《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电教媒体是优化思品课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总之,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是个长远的课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新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大胆实践,就一定能把《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总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既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又不能死守课堂,而应该主动适应、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走出课堂,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沟通,知行统一。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遵循新课标理念,教学要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个中心开展,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示自我,各有所获,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起来
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到: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转变学习方式,打造生活化课堂;创设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践行;创新教学设计,追求高效课堂;培养教学机智,促进精彩的课堂生成。
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课堂教学
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兴趣导题,师生互动
兴趣是每一位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黄金钥匙,依据这门学科的特点,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利用直观手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读书、思考并找出答案。
二、游戏教学是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捷径。
从孩子们呀呀呓语、、、就会玩躲猫猫,游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美好的童年生活,而今每当学习任务繁重的时候,10钟的小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得到很好的放松,可见游戏可以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常用的《品德与社会》游戏教学形式有以下几种:
1、角色扮演法
2、擂台大比拼
四、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使抽象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知,使教育内容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为,给《品德与社会》课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找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与课堂有关的话题或事件,使整个课堂开放和活跃起来,而不是生硬的照着课本上课
新课标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上三维目标的编排顺序上,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体现这一要求,促使思想品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效达成.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实效,《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社会味浓,内容面广点多,因此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目标的落实,成为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并将儿童生活与品德,行为规范,法制,历史,地理,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实效,实现课程追求的基础性和有效I生的目标,必须深入研究学法,精心设计学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才能使品德课的三维目标有效达成.
标签:怎样准确定位品德与社会课
已有4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12-30 05:49:48 回复
觉行为,给《品德与社会》课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我在《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电教媒体是优化思品课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总之,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是个长远的课题,需要
访客 评论于 2022-12-30 05:34:53 回复
容,教师入境入情,带来学生的心动情发,去感染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起道德情感,加深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们这儿所说的“以情感人”是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要求教师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因为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如果教师仅仅是“逢场
访客 评论于 2022-12-30 06:27:37 回复
它们的相同点:这两种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 这两门课程的核心。它们的不同点是:《品德与生活》注重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
访客 评论于 2022-12-30 06:49:47 回复
意、减痛苦、树信心。心结一解开,脸上的笑容也回来了,对学习也有促进作用。3.以教材为主体,从实践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它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门学科知识,但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