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07-14分类:黑客教程浏览:127评论:3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取法】正坐屈膝位,于外膝眼(犊鼻)直下一夫(3寸),距离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取穴。或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处是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 长伸肌→小腿骨间膜。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针经皮肤,皮下组织,进入胫骨前肌及其深面的 长伸肌。支配胫骨前肌和 长、趾长伸肌。
【特异性】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胃之下合穴。
【 功用】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
【主治病症】 本穴应用广泛,为全身强壮要穴,针灸按摩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亦为消化系统常用要穴。 1.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肠炎,胃痉挛,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肠炎,痢疾,急慢性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肝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辅助胃镜检查; 2.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贫血,风湿热; 3.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膀胱炎,遗尿,阳萎,遗精; 5.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 6.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神经衰弱,小儿麻痹,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癫痫; 7.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疾,口腔疾患,耳聋,耳鸣。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5~1.5寸,针感向下肤放散; 2.针尖略向上斜刺,在不断捻转运针之时,针感可沿胃经逐渐循股走至髀关、归来、天枢等穴,少数走向胃腑、剑突处; 3.理气止痛可用龙虎交战法; 4.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10壮,艾条灸10~20分钟。 强身保健可采用化脓灸,每年1次,或累计灸数百壮或温灸至皮肤稍见红晕为度,每日1次,每月20次,有时亦可采用药物天灸。
拓展资料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功能作用: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操作:
直刺1~2寸。
主治:
1.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
2.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
3.失眠,癫狂,头晕。
4.虚劳羸瘦,水肿。
5.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取穴方法】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之前上部,胫腓两骨间。如何找准“足三里”呢?有两个方法:
其一,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是穴位。在外膝眼之下方三寸,胫骨外缘,胫骨前肌与伸趾长肌之间。
其二,伸足取之,在膝下胫骨粗隆最高点下一寸,外开一寸处。它和阳陵泉的关系是斜上下各差一寸。即足三里比阳陵泉低一寸,再外开一寸处。阳陵泉在胫骨粗隆与腓骨小头之间,向下呈三角形,下角即是穴位,此穴压之酸困,可用之证实足三里的位置。
以上说的尺寸是按骨度法从外踝尖至膝眼折作一尺六寸计算的。
标签:足三里穴的准确的定位
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4 14:56:55 回复
。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如何找准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4 12:50:49 回复
1~2寸。主治:1.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2.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3.失眠,癫狂,头晕。4.虚劳羸瘦,水肿。5.膝痛,下肢痿痹,脚气。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4 13:31:19 回复
为直刺1~2寸。功能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操作:直刺1~2寸。主治:1.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2.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3.失眠,癫狂,头晕。4.虚劳羸瘦,水肿。5.膝痛,下肢痿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