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09-10分类:入侵后台浏览:133评论:5
蒙古人跟鞑靼人,我们很容易混淆的两大族群。因为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以前所说的有部分鞑靼人演化成蒙古人。两者是包含但不完全等同的关系。笔者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1、鞑靼与蒙古称号及地域之分
鞑靼是他人对蒙古的称号,但并不是蒙古人自称。鞑人早于南北朝时期出现,那个时候两个族群是没有交点的。但后边随着人们对两个族群的历史去进行研究,发现最开始没有地域之分是这样认为。但后边中原地区跟北方地区的差异逐步拉大之后,在中原地带的蒙古族还是被称为鞑靼,但在其他地方的蒙古族就被称为蒙古人。所以在地域上,并非所有的鞑靼人就是蒙古人,毕竟地域的迁移导致了习性的不一样,自我属性是一个族群非常重要的标志。
2、文化差异与时间有关
随着历史的沉淀,鞑与蒙古已经形成两个不同的族群,他们有着各自的代表文化。如今人们也不会将两个字混淆而谈,鞑靼一词的意义更为广泛。提及文化,两族有着融合也存在着差异。人们所谓称蒙古人就是鞑人也不是完全不成立。毕竟是从古至今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确实不能等同,虽有共同的祖先,但已经经历过岁月的沉淀,有过传承与摒弃。就像明代称蒙古人为鞑靼人。随时时间推移,现在蒙古人跟鞑靼人都能改变人们一开始对他们的认同,更多的是名族的认同感。
3、族群高于地域之分
我们现在不再按地域来瓜分哪族人。毕竟我们所生存的年代都产生着很多变化。就像现在所谓的客家人分布在很多省份一样。所以对于历史上蒙古族的踪迹,我们除了在中原地带能够找到,在很多地方也可以找到。这就是带着历史的经验,用现代的视觉去看待问题。绝对性很少见,相对性很常见。文化也是一样。不管蒙古族与鞑靼族的联系还是否紧密,他们都曾经有过联系。我们在尊重两个族群的同时,不能老是对号入座。
最终,我们可以总结出鞑靼族包括蒙古族,并相对于蒙古的叫法早出现,但也并不等同于蒙古族,更不限制于蒙古族。这个就是历史文化的记载。
鞑靼是蒙古人,不过不是蒙古后人中能力最强的,也不是蒙古血统最纯正的。能力最强的蒙古后人是瓦剌,其领导能力也非常强,若是当蒙古首领也不是问题,但是瓦剌不能当蒙古可汗,因为瓦剌没有蒙古黄金血统。拥有黄金血统的是脱脱不花,可是脱脱不花部族能力又很弱,所以也并不能服众,所以蒙古后人就分成了好几个部族,各自为政。
关于鞑靼部族,其历史非常悠久。几乎伴随着我们整个华夏民族。鞑靼这个名称是汉族人们对蒙古族的统称,那时候还没有蒙古族这个称呼,各个部族也没有分的那么明显。最开始,鞑靼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后来随着我国朝代的更替,鞑靼这个称呼也在不断的改变,达达、塔坦、达打等等,说到鞑靼,那就同突厥分不开关系,这些民族总是同我国各个朝代联系在一起,可以从很多的史书上看到相关记载。
自汉朝以后,鞑靼的活动范围就不仅仅局限在蒙古草原那一带,他们逐渐地往中原渗透,甚至到了后来南方都出现了鞑靼的存在。鞑靼人民淳朴好战,被汉朝征用组编为军队,也替汉朝打了不少胜战。但是人总归都是有欲望的,后来鞑靼不满我朝对其的统治,杀了节度使,发起叛乱,在我国各朝边界发起骚乱。
后来就到了元朝,成吉思汗,蒙古族的一代伟人,带领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攻破中原,后又带领中原攻破到了欧洲,亚欧大陆差点被一统。蒙古骑兵的战斗力惊人。这时,鞑靼不再是蒙古的代称,而是蒙古其中的一个民族,但是鞑靼似乎自己很是骄傲,觉得自己是游离在蒙古族以外的独立的部族。鞑靼后还改了宗教信仰,至今我国、俄国、俄罗斯、蒙古等地都有蒙古族的存在。
以下是本人看法,仅供楼主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政治的:中国国内领土独立出去一部分,对于中国的国际地位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降低。(这就好比一个男人没有管好自己的老婆让她和别人跑了一样,你能理解吧)
经济的:外蒙虽然历来贫穷,但却是资源极为丰富之地,如此多的领土蕴含着多少财富不为人所知,但与贫瘠的地区资源就越丰富,所以你懂得。此外,外蒙的游牧型经济对于国内经济是一个补充和支撑,对于我国的经济多元化的稳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何况,内蒙还是一个服务型经济占主体的国家,天知道他有多大的开发潜力)
文化的:丰富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
军事的:主要是在未来战争中中国北部有了一个理想的缓冲之地,这起到拱卫京师的作用,(君不见满清政府拼了老命巴结蒙古人,除了为了有效统治汉人,更重要的是抵御更北方的沙俄,而且在满清覆亡之前,沙俄也是拼命唆使蒙古贵族独立来帮助自己分割满清的土地)而且蒙古高原的地势也特别适合防御方。
希望能帮到你!
圣诞老人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传说他会在平安夜乘坐9头驯鹿拉着的雪橇去走访千家万户,给孩子们分送精美的礼物。给圣诞老人拉雪橇的9头驯鹿都有自己的名字:猛冲者、跳舞者、欢腾、悍妇、彗星、丘比特、大人物、闪电和红鼻子鲁道夫。其中红鼻子鲁道夫担任引路的领头者,它明亮的鼻子像灯塔一样穿透迷雾,不论遭遇到什么样的雨雪风霜,都不能阻止它们前进的步伐。
“车夫”驯鹿
在圣诞节的传说中,人们为什么会选中驯鹿这种动物来给圣诞老人拉雪橇呢?首要的一点,当然是驯鹿的性情比较温顺,经过调教能拉雪撬、驮重物;其次,驯鹿的蹄大而阔,中央裂线很深,不仅适于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冰天雪地中拉起车来也十分稳当。可能正是因为驯鹿有着这种温顺和吃苦耐劳的品性,人们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而在圣诞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把驯鹿同慈祥的圣诞老人组合在一起。
驯鹿被选中担任圣诞老人的“车夫”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生活在极地的驯鹿的生物钟没有规律,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都可以活动。科学家曾经在驯鹿的颈部装上无线电发射器,每10分钟记录一次驯鹿的活动,结果发现驯鹿的睡眠时间非常随机,主要取决于它们消化食物的时间,而不是昼夜的交替。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极地有极夜、极昼等不规律的时间变化,生活在这里的驯鹿因而没有调节出精确而稳定的生物钟的必要。
有趣的是,圣诞老人的“车夫”们多数都有典型的男性名字,如鲁道夫、丘比特等,但是依据其生理特性,它们应该都是雌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雄性和雌性的驯鹿头上都长角,这也是驯鹿区别于其他鹿种的显著特点之一。不过,成年雄鹿的角进入冬季就会脱落,到第二年春天才又重新长出来。所以,圣诞期间还保有一对优美长角的驯鹿只能是雌性了。
生存之道
驯鹿是进入更新世以后分化出来的适应于寒冷地带的物种,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以及一些大型岛屿上。由于分布地域辽阔,它们也分化出很多的亚种,如森林驯鹿、冻土带(苔原)驯鹿、极地驯鹿等。
驯鹿是北极圈内最大的食草动物,这种动物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自有一套生存之道。在冬天,它们长出十分浓密的绒毛以及中空的长毛。这些中空的保护毛从浓密的绒毛中突出出来,能附着体表散发的温暖的气体。为了防止冻伤,它的鼻子上有被毛,直至鼻端。它的足端也有变化,下面的足垫在冬季会收缩、变硬,使蹄子显著地增长。蹄子的边缘可以踏入冰雪,防止肉质的足垫直接与冰冻的地面接触。
驯鹿的腿部还有一个设计精妙的逆流交换系统,从四肢往回运输血液的静脉与从身体中心向四肢运送温暖血液的动脉靠得非常近,这样可能会以其他方式丧失的部分热量则从动脉传给了静脉,又返回到了体内。由于它的腿部经常与冰雪接触,如果全身体温差不多的话,就会有大量的热从腿部散失。因此,与其40℃的体温相比,驯鹿腿部的温度维持在10℃以下。同时,腿部和蹄子的组织特化,使其在较低的温度下仍然可以维持正常的功能。
驯鹿生活中最惊人的举动就是每年一次的大迁移。春天一到,它们便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开始进行长距离的迁徙,而且总是由雌鹿打头,雄鹿紧随其后,秩序井然,长驱直入,边走边吃,日夜兼程。它们沿途会脱掉厚厚的冬装,穿上薄薄的夏衣,脱下的绒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路标。驯鹿总是匀速前进,只有遇到狼群的追赶或猎人的惊扰,才会来一阵猛跑,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打破了荒原的宁静,在本来沉寂无声的北极大地上展开一场生命的角逐。
鹿背上的民族
驯鹿是居住在北极圈附近的北方民族的肉、乳以及冬季御寒物品的来源,而在游牧迁徙时,人们更是将驯鹿作为交通运输的工具。因此,这些民族也被称为“骑在驯鹿背上的民族”。
查坦族是蒙古游牧部落中最小的一支,仅有几十户人家,居住在西伯利亚冻土带以南的针叶林——泰加森林地带。他们的生活和文化与驯鹿息息相关。更广为人知的一个民族是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头戴独具特色的四角帽,黄皮肤、高颧骨的萨米人,也被称为拉普兰人。拉普兰位于北极地区,横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荒原地带,只有以苔藓为生的驯鹿能适应这种恶劣环境。萨米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传说几千年前,他们追寻驯鹿群来到欧洲的北部定居,是土生土长在北极地区的居民。放牧驯鹿和萨米语共同构成了萨米文化的精髓。在萨米语中,描写驯鹿的词汇就有400多个。
拉普兰人和驯鹿 (图片来源:光明网)
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泽地的驯鹿是鄂温克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具有“林海之舟”的美称。
鄂温克族人饲养驯鹿的方式很粗放,除了定期饲以食盐,夏季建栏熏蚊,在雌鹿产仔期间帮助照顾幼仔,驱赶狼、熊等天敌之外,其余时间皆任驯鹿自由地在林中活动,不予看管。
生态的困境
进入21世纪以后,水害的加重、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林间猎取物的减少,让鄂温克这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民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从2003年8月开始,鄂温克族人陆续离开了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和我国仅有的1000多头驯鹿,搬迁到根河市的新定居点,开始了新的生活。不过,当地为了传承鄂温克族放牧驯鹿的传统,依旧在山上保留了8个驯鹿驯养点。
目前,驯鹿的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气候变化对驯鹿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生态景观的改变,成为驯鹿面临的最大威胁。气候变暖使得北极周边地区的降雨量增加,雨结成冰,覆盖在雪的表面,冰层过厚,致使驯鹿等食草动物很难吃到积雪底下的苔藓。
对于我国的驯鹿来说,所面临的问题是,它们都是半家养的种群,由于长期近亲繁殖,遗传基因衰退十分严重,需要不断加入新的血缘,才能使它们得到新生。
如果没有驯鹿拉着雪橇一路铃儿响叮当,圣诞老人的故事将会多么苍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争做“环境友好型”公民,保护好身边的生态环境,珍惜美好的地球家园。
(作者:余夫)
鞑靼曾经也当过草原霸主,并与蒙古人融揉在一起,在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相继于草原黯然失色后,开始绽放自己的光彩。在多数人眼中,鞑靼就是蒙古,是分辨不出彼此的。其实,鞑靼并不是蒙古人。
明朝时期的蒙古鞑靼部与匈奴、鲜卑、突厥、女真及蒙古等相比,鞑靼是一个族源模糊不清的民族。而即便如一团乱麻的突厥人起源,我们也能拼接出一条相对完整的丝路,唯独对鞑靼一无所知,无可奈何。因此,鞑靼如同一颗被海水推上岸的珍珠,当人们发现他在熠熠发光的时候,再去探寻它形成的过程,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无疑,鞑靼是给了世人一个惊喜,因为默默无闻的他们“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所幸,如同大海捞针一般,人们在鄂尔浑叶尼塞碑文上发现了他们的名称——“达旦”、“达达”、“塔塔尔”。而这些碑文正是他们的突厥主人所刻,因此,岁月能留给人们的只有这样的一条线索:在突厥人如日中天的时候,鞑靼随主人冲锋陷阵,突厥分裂败北之后,他们归附回鹘,黠戛斯击溃回鹘后,鞑靼迅速抢占草原霸主的交椅。
蒙古人被称为鞑靼的原因
纵观鞑靼人的崛起,如同一夜春风吹过,千树万树花开。所以,自认为受到幸运之神眷顾的他们开始把“鞑靼人”的标签儿贴在草原上的每一寸土地。显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其他民族部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弊端是以一滴淡水的力量去改大海的味道,只能使自己面目全非。
唐朝中后期,随着契丹的崛起南下,起源于大兴安岭地区的古老渔猎民族室韦,如一棵破土而出的树苗,开始伸枝展叶,茁壮成长,蒙古人进入童年时代。而当时鞑靼的核心族群正生活在贝加尔湖周围,族名是塔塔尔,由阿亦里几惕、备鲁几惕、察阿安、都塔兀惕、阿鲁孩塔塔尔等五个部落组成,辖部众约7万户。
同中原王朝一样,茫茫草原上无时无刻也在上演着存亡兴废的故事。辽国(契丹)衰退后金国崛起,金国炽盛的背后,蒙古人已经穿上准备登台亮相的彩装。因此,当成吉思汗的曾祖父俺巴孩成为蒙古部落合罕(首领)时,其实力已经让近邻塔塔尔部倍感压力,而金国更急于将这支苗头压制下去。于是塔塔尔设计将俺巴孩擒获,然后交由金国处理。结果,金国使酷刑,把俺巴孩被钉死在“木驴”上。如此一来,塔塔尔使用借刀杀人的招数,与金国组成打压蒙古的联盟。
此后,蒙古部落在两个强大对手的挤压之下,举步维艰。俺巴孩死后,成吉思汗的伯祖父忽图剌被推举为合罕。随后,忽剌图展开了对塔塔尔的复仇之战,结果,他的大哥斡勤巴儿合黑被对方生擒。塔塔尔同样没有处死斡勤巴儿合黑,而是将这个“烫手山芋”甩给金朝,结果斡勤巴儿合黑得到了与俺巴孩一样的下场。
通常,在树苗趋于成材的时候,修剪它的枝叶只会助它更好的成长。 忽图剌汗死后,蒙古人的崛起重人落到了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的肩上。金世宗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秋,身为乞颜部首领的也速该击败塔塔尔部,并生擒其首领铁木真兀格。也速该凯旋后, 恰逢儿子降生,为纪念这次久违的胜利,于是给儿子取名铁木真。
铁木真9岁时,也速该前往弘吉刺部为儿子定亲。而在归来途中,却遭到塔塔尔人算计,饮下毒酒,不久身亡。失去父亲保护的铁木真饱受颠沛之苦。而立之年,铁木真以“为父祖复仇”的名义,率一千铁骑随同克烈部首领王罕出征塔塔尔。六年后,塔塔尔被彻底击溃,残余被迫投降,铁木真迎娶了塔塔尔美丽的姑娘那莫伦,复仇之战宣告结束,此后就是鞑靼人与蒙古人并肩作战的时代。
公元1219年,成为15万蒙古大军组成部分的塔塔尔人,随成吉思汗开始了史诗般的西征。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建立金帐汗国后,其统治下的鞑靼人、蒙古人、钦察人等都被西方冠以“鞑靼”之称。无疑,鞑靼的民族成份被混乱。而这一现象在元朝灭亡后进一步加剧,因为蒙古西征之时,真正的鞑靼人已经随军到了中亚,并被安置于金帐汗国的统治之下,而继续与明朝对抗的鞑靼部,其实是使用了鞑靼人空壳的蒙古人。
鞑靼人的归宿
15世纪中叶,金帐汗国没落瓦解,鞑靼人分化成三部分。一部分鞑靼贵族 与俄国上层联姻,融入俄国的上流社会。另两部分在战火中获得新生,分别建立了喀山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
一、喀山汗国,鞑靼人的中途驿站。
金帐汗国发生内讧时,大多数鞑靼人趁机脱离蒙古,他们在贵族鲁穆军默德的率领下,辗转到伏尔加河与卡马河流域,建立起了喀山汗国。时间是1438年。但是,文化背最和宗教信仰的不同,遂导致了鞑靼与俄国冲突不断。此后,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俄罗斯与鞑靼相互攻伐,战火连绵。
公元1530年,俄罗斯沙皇伊凡四世降生,而正是“雷帝”的出世,才在不久的将来“用两副牙齿,一副吃掉鞑靼人,另一副吃掉莫斯科公国。”18岁时,伊凡加冕为俄罗斯君主,改称沙皇,莫斯科公国改称沙皇俄国。1552年,22岁的伊凡亲率15万大军进攻喀山汗国。随后,在150门大炮的猛烈轰击下,喀山城沦陷,投降后的鞑靼人被纳入沙俄的统治之下,悄无声息地渡过了数个世纪的春秋岁月。
别以为鞑靼人和蒙古人差不多,实际上这是两个人种的差异,即白色人种与黄色人种的差异。
鞑靼人,有广义和窄义之分。如果按广义论,这是中国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蒙古人也在这个范围之内。但若是按窄义论,鞑靼人就是塔塔尔人,也就是操突厥语族的白色人种——蒙古草原上原本的主宰者,从早期的匈奴到隋唐之际的突厥,都是这个族系。
成吉思汗崛起之前,呼伦贝尔草原的塔塔儿部,以鄂尔浑河上游为中心的克烈部,崛起于鄂嫩河、克鲁伦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据有阿尔泰山至杭爱山地区的乃蛮部,以及漠南的汪古部等,都很强盛。他们虽先后臣服于金,但除汪古部外,多时服时叛,袭扰金朝北境,尤以塔塔儿、蒙古二部为甚,金朝不得不筑长城以防之。在宋人文献中,往往将蒙古高原各部概称为鞑靼,又就其离汉地的远近、文化的高低不同,区别为黑鞑靼(指蒙古诸部)、白鞑靼(指汪古部)。
这里的鞑靼就是一种广义称呼,实际上白鞑靼才是真正的鞑靼人,而黑鞑靼其实是蒙古人。当时的草原上的蒙古部、克烈部,都是黄皮肤。乃蛮部、汪古部、塔塔儿部以及畏兀儿人,则是白皮肤。所以后来元朝搞等级制度,前者属于第一等,后者则属于第二等色目人。
然而,对于当时的汉人、南人而言,不管你们是蒙古人也好、色目人也好,反正都是一路货色,所以全部称之为“达达”(鞑靼),汉译蒙文文献也用“达达”译写原文中的蒙古。所以最终,鞑靼从草原白人的专称变成了汉人对整个草原牧群,包括蒙古人在内的俗称。
这种混淆,反过来又影响了西方人。他们也开始把所有东方的游牧部族冠以鞑靼之名,包括建立金帐汗国的蒙古人,也包括协同这些蒙古人一道入侵的突厥人,以及建立清朝的满人。
直至今日,中国境内还有一支正宗的鞑靼人后裔,这便是塔塔尔族,我们看照片就懂了,妥妥的金发碧眼白皮肤。当然,白人也不都是金发,也是黑发,但看眼睛看脸型,她们就是正宗的白皮肤鞑靼人。
标签:蒙古的查坦人
已有5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09-10 16:45:05 回复
问题是,它们都是半家养的种群,由于长期近亲繁殖,遗传基因衰退十分严重,需要不断加入新的血缘,才能使它们得到新生。如果没有驯鹿拉着雪橇一路铃儿响叮当,圣诞老人的故事将会多么苍白!
访客 评论于 2022-09-10 18:41:58 回复
不断减少。气候变化对驯鹿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生态景观的改变,成为驯鹿面临的最大威胁。气候变暖使得北极周边地区的降雨量增加,雨结成冰,覆盖在雪的表面,冰层过厚,致使驯鹿等食草动物很难吃到积雪底下的苔藓。对于我国的驯鹿来说,所面临的问题是,它们都是半家养的种群,由于长期近亲繁殖
访客 评论于 2022-09-10 22:34:30 回复
分析:1、鞑靼与蒙古称号及地域之分鞑靼是他人对蒙古的称号,但并不是蒙古人自称。鞑人早于南北朝时期出现,那个时候两个族群是没有交点的。但后边随着人们对两个族群的历史去进行研究,发现最开始没有地域之分是这样认为。但后边中原地区跟北
访客 评论于 2022-09-10 19:29:22 回复
后人中能力最强的,也不是蒙古血统最纯正的。能力最强的蒙古后人是瓦剌,其领导能力也非常强,若是当蒙古首领也不是问题,但是瓦剌不能当蒙古可汗,因为瓦剌没有蒙古黄金血统。拥有黄金血统的是脱脱不花,可是脱脱不花部族能力又很弱,所以也并不能服众,所以蒙古后人就分成了好几个部族,各自为
访客 评论于 2022-09-10 23:58:23 回复
回鹘,黠戛斯击溃回鹘后,鞑靼迅速抢占草原霸主的交椅。蒙古人被称为鞑靼的原因纵观鞑靼人的崛起,如同一夜春风吹过,千树万树花开。所以,自认为受到幸运之神眷顾的他们开始把“鞑靼人”的标签儿贴在草原上的每一寸土地。显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不费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