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cker发布时间:2022-07-17分类:黑客技术浏览:116评论:4
网络时代到来,似乎时代里就应用而生的出现了许多网络天才,这些网络天才的大脑们似乎和有着巨大内存,超快计算能力的计算机相媲美。科学家曾说过,你的大脑只开发了很小一部分,那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实在未来,人们有可能会拥有一个像计算机一样能高效率处理信息的大脑。在我国出现了一个只有12岁的电脑天才,他就是汪正扬。
出生于2001年的汪正扬就是我们大众嘴里的一名"黑客"。汪正扬简直完全符合我们对于天才的一切看法,超高的黑客技术,但是从不乱用自己的能力,反而是积极利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国家里的一些网站或者线上商铺发现漏洞。而且汪正扬还是年纪小小的"00"后,他在只有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发现了自己的才能,随后自学一切关于网络的技术和规则。汪正扬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听从内心的欲望,肆意攻击其他网站。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很容易因为拥有一个特殊的才能而感到自视甚高,从而产生一种骄傲自大的心理。有的像汪正扬这样的天才就会攻击其他网站,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或者认为没有人会发现自己的行为,但没有人是绝对的天才,人类漫漫长河的历史中,天才其实也数不胜数。
那么大众又是如何理解网络术语——黑客这个词呢?在大众的心中,黑客就代指着所有精通电脑编程的电脑程序员,这其实是有一定误解的,而且随着一些影视作品的传播,人们似乎更加认为黑客就是指擅长电脑技术的专业人才。但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圈层,随着后来电脑技术的逐步完善和发展,黑客也被更具体的分为了三类人员。
第一类就是黑客,这些人有着高超的电脑技术,喜爱研究电脑的运行程序等,具有一定的建设性,另外一种叫骇客的人则更具有破坏性,有的时候行事作风比较具有攻击性,许多重大的电脑瘫痪就是由这些黑客做的。第二种是。第三种就是白客,白客就像电脑程序员里的正义维护者一样,他们如果发现程序运行中的漏洞,就会积极修补或者告诉程序的运行者。
汪正扬更多的表现为白客。汪正扬8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起了代码,要知道,一般只有经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才会写代码,这意味着要对计算机编程有相当的敏锐触觉。家中没有人是从事电脑行业的,21世纪初,中国的社会里电脑的普及率在慢慢上升,汪正扬家里也有了电脑,那个时候人人就行在农场里进行"偷菜"活动。
这种虚拟的网络互动成为了一代人的网络记忆,汪正扬也玩过这个游戏,但很快他就失去了兴趣,汪正扬把目光转移到了电脑编程上,他开始写起了代码,从11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建立网站。等到他13岁的时候,已经能参加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会上,很多人都对只有13岁的方程阳感到好奇,觉得他瘦瘦小小的。但等到汪正扬在会上发表言论之后,就彻底改观。
方正阳小时候就对数字非常敏感。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在他只有11岁的时候,他很有毅力的攒了400块钱,就是为了买一个网站主机。他当时对于电脑感兴趣,想创办一个网站,就买了这台主机。那个时候能正阳也表现了自己的顽皮天性,有一次,他不想写学校里布置下的作业,就黑进了学校的系统。学校里的技术人员查清楚以后,才发现是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小男孩儿做的。这样稍微有点小恶作剧的做法,方正阳只做过一两次。许多人觉得汪正阳的能力很厉害!或许是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以及受到其他人的鼓励。王正阳自己也经常上网寻找个网站的漏洞,这样也能无形中提高他在电脑上的能力。
当时我们国家由于在计算机方面的发展还不够的完善,而电商这个行业也才刚刚露出头角。在一次浏览网站的时候,汪正扬就发现一个购物软件上的漏洞。这正是检验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关键时刻了。汪正扬找到这个漏洞以后,只用了一块钱就买了2500块钱的东西。这并非是他贪图小便宜,而是他想通过这个漏洞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成果,后来他并没有将这2500块钱的商品占为己有。他反而把这个漏洞告诉了相关的负责人。
后来汪振阳还将自己发现的问题详细的说给了那个购物软件的技术负责人。从那一次的购物漏洞以后,汪正扬还在网络上又寻找到了一个强大的杀毒软件一些问题。他就像上次一样,像一个网站安全问题维护者一样,把漏洞说给了杀毒软件的负责人。或许很多程序员都会为自己的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遇到bug但是又找不到bug而焦虑烦恼,小汪正阳的行为或许能为他们的烦恼分担一点。
由于汪正阳的特殊才能,一所著名的初中招收了王正阳。在平常的学习上,王振阳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在计算机技术上,他又变成了一个睥睨众生的黑客帝王。但是如今的王正阳并不喜欢人们叫他为黑客,因为从他过去帮助网站发现漏洞的种种行为都表明了他是一个白客,也就是自己维护网络安全秩序的人。这个神童的神不仅仅只在12岁,而是他的每一年都表现出了超神般的天赋。
对于多数电脑高手来说,"黑客"看似赋予了他们最高的尊敬。但相比于黑客,多数人更愿意当"白帽子、红客"。红客,代表着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开拓进取、坚持正义。红客起源较早,在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时,一群红客组建的红客大联盟,就对美国网络进行了全方位攻击。而真正让红客声名大噪的,还是2001年那场轰动全球的中美黑客大战。
对于多数人来说,红客就是一群爱憎分明的人。相较于黑客而言,红客致力于保护民族、伸张正义。但是红客也始终逃脱不了黑客的限定,所以多数人都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黑客还是红客。而汪正扬既不属于黑客,也不是红客,而是白帽子。
在前文也提到,汪正扬向360公司的库带计划提交过可能影响上百家教育网站的系统漏洞,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白帽子"。所谓的白帽子,意在发现了各大网站的漏洞之后,会及时提交给网站。这就好比医生治病一样,他们就是专业的仪器。检查出病症之后,将这个进行汇报。和传统意义的黑客不同的是,他们这种行为是无私的,并且不作任何违法的行为。但不管汪正扬隶属于哪种,他都是名副其实的天才。毕竟一个被公认的小黑客,那也算是一项极高的成就。
结语
汪正扬小小年纪就表现出过人的计算机天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来没把没有把这种天赋当成玩笑一般来对待,也从来不利用这种宝贵的天赋来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汪正阳的年龄虽然小,但心智却要远超同龄人,在他的心里,他总是会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好学啊!你要是想学精的话,就要花时间了!但是没有学什么不好,学人家做黑客!不过没有电脑技术,千万不要学啊!要不然你会后悔的!不信你可以玩一下!
保罗艾伦
他有取之不尽的财源、独树一帜的投资理念,也有与众不同的成功标准。
对于众多普通人来说:有钱的烦恼再多,似乎也比没钱的烦恼好。比如比尔·盖茨,尽管官司缠身、时不时要破财免灾、常常被对手和媒体指为“垄断”和“霸权”,但想想他的466亿美元身价,这点烦恼算得了什么。
但如果又有花不完的钱,又没有盖茨式的烦恼,岂不是更好!但天下有这等好事吗?
也许比尔·盖茨的前搭档保罗·艾伦应该是这样的幸运儿。
6月21日,民间航天工程“太空船一号”成功飞行,资助者保罗·艾伦又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他在谈论这次非凡的太空之旅时说:“‘太空船一号’是人类实现太空之旅的明证,同时它也表明,私人也就是非政府机构将在该领域的探索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自从1983年因病离开微软后,媒体对艾伦的定义是,“一不留神成了亿万富翁”、“随心所欲的失败的投资者”、“最差经理人”等,似乎他只是因为早年幸运地与盖茨共创了微软,才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2004年,艾伦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名列第五,资产达210亿美元),而他在微软之后的商业活动基本上是失败的。
但保罗·艾伦绝对不会同意这种评价,他要告诉人们的是:他非常乐意享受目前的成功,这是一种用不同的成功标准所衡量的与众不同的成功投资,他对这种现状很满意,他从事着非同寻常的或高风险的投资,而不用顾及季度收入或股东回报。也许作家斯格特·菲茨杰拉尔德的话非常正确:“让我告诉你非常富有的人是什么样,他们与你我不同。”保罗·艾伦就是这样,他有着与众不同的管理规则,也有着不同的成功标准。他也非常真诚,不愿意把自己当成游手好闲的富人。他说:“美好的生活就是创造,无论是做音乐,编写程序,还是组合投资。”
美国《连线》杂志称:不善交际,但不是傲慢,这是理解艾伦处事方式的关键。由于他不善交际,因此媒体会得出关于他的简单定义,其实,艾伦是一个多层面的人,至少可以把他定义为:具有远见的人、热爱音乐的人、热爱运动的人、热爱航天的人、热爱家庭的人、与病魔抗争的人。另外,提到艾伦,人们总是称他为“投资家和慈善家”。总之,艾伦是一个特立独行、随心所欲的亿万富翁,他把源源不断的钱财投入自己喜爱的事情,而似乎对失败一点都不在意。
具有远见的人
如果没有抓住创立微软的机遇,艾伦可能只会是波音公司的一位工程师,或一家软件公司的雇员。艾伦非常谦逊,他并不认为自己有远见,也从来没有要求自己具备远见卓识,虽然他在高中时就具有创业家的气质。
他认为自己“非常幸运地出现在微电脑时代的开创阶段”。早在10年前,他就说过:“信息高速公路将是下一波潮流,你不能经常赶上两波这样的潮流。”
当然,最能证明他远见的是微软的创立,任何为微软立传的人都不能回避那段历史:1974年12月,艾伦看到新出的《大众电子》上关于世界第一台微机Altair8800的报道,他拿着杂志去找同校的盖茨,说服他一同创业,这才有了微软。人们也不应忘记盖茨的回忆:“保罗看见技术条件已经成熟。他老是说,再不干就迟了,我们将遗憾终生。”
随心所欲的投资人
离开微软后,艾伦在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有线电视以及数字电器等市场频频出手,投入巨资,被吹捧为高科技最活跃的投资者之一。媒体形容他投资和兼并公司就像19世纪的大亨购买农庄、家畜、铁路和肉类加工厂一样。但这些投资很少有成功的,2003年《商业周刊》甚至将他列为最差经理人。
艾伦集团的高级经理比尔·萨沃里曾说,有一种“艾伦效应”,即一旦艾伦投资某个领域,就因为艾伦投资了,这个领域就会变得很有价值。现在又有另一种“艾伦效应”:远远不能盈利,他的公司几乎不需要开发出适应市场的、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公司的员工反映,在公司他们可以畅所欲言,但他们也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这些公司更像基金会,而不是竞争性的公司。
热爱音乐的人
与艾伦接触,人们都会意识到艾伦的确没有傲慢的企业家气质。在伟大的艺术面前,他会很谦恭,如谈到摇滚歌手杰米.亨得里克斯时,他说:“听杰米的音乐是一件非常激动人心的事。”为此,他为亨得里克斯建立了一座博物馆。他说:“从严格意义上讲,我是一个业余音乐家,这里有些自学成才的人具有难以置信的天赋。”
他还说过:“我十分热爱编程,但是这无法与音乐相比。”他经常与著名音乐人共同演奏吉他,有时还会唱他自己写的歌《时间炸弹》:“我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错的,但我的心气仍然高昂。”
热爱运动的人
他自己的家中有一个标准的篮球馆,有时还向员工开放。他先后投资了西雅图海鹰橄榄球队、NBA的波特兰拓荒者队,但这两项投资似乎也是失败的:队伍战绩糟糕,丑闻不断。
热爱科学的人
艾伦对科技的投资不止限于“太空船一号”,他从小就喜爱科幻小说,在他资助的项目中,科技占了很大比重,他曾捐资建立西雅图科幻博物馆及名人堂,博物馆里藏有各种科幻艺术作品,此外还捐资1350万美元用于寻找外星生命的“搜寻地外文明计划”。
热爱家庭的人
艾伦的妹妹朱迪·艾伦·巴顿负责管理他的基金会,她还是艾伦一家公司的副总裁及亨得里克斯博物馆的执行总裁,他的母亲住在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中,艾伦以已故父亲的名义向这座图书馆捐赠了1000万美元。
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生于1955年。1972年高中毕业后,在波兰的一所大学中只念了一学期的书。1974年乔布斯在一家公司找到设计电脑游戏的工作。两年后,时年21岁的乔布斯和26岁的沃兹尼艾克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他们开发的苹果II具有4K内存,用户使用他们的电视机作为显示器,这就是第一台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个人电脑。
乔布斯后来说:“我很幸运,当计算机还是个年轻产业的时候,我进入了这个领域。当时拥有计算机学位的人不多,从业人员都是从物理、音乐、动物学等领域半途出家的优秀人才。他们对此有浓厚兴趣,没有谁是为了钱进了计算机这个行业的。” 1980年11月,苹果股票上升至每股22美金,乔布斯和沃兹尼艾克一夜之间变为百万富翁。1986年乔布斯买下了数字动画公司Pixar。这间公司如今已成为畅销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和《虫虫危机》的制作厂商,它是乔布斯事业生涯中的第二个高峰。
1996年,苹果公司重新雇佣乔布斯作为其兼职顾问。此时苹果经历了高层领导的不断更迭和经营不善之后,其营运情况每况愈下,财务收入开始萎缩。 1997年9月,乔布斯重返该公司任首席执行官,他对奄奄一息的苹果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公司改组和一连串新产品降价促销的措施。终于在98第四个财政季度创造了一亿零九百万美元的利润,让“苹果”重新“红”了起来。目前苹果最热门的产品是最近上市的iMac。这个 All-In-One多媒体电脑机身湛蓝透明,据苹果公司统计, iMac订单已高达15万份。
乔布斯形容说:“当我重返苹果公司时,情况远比我想象的糟糕。苹果的职员被认为是一群失败者,他们几乎将放弃所有的努力。在头六个月里,我也经常想到认输。在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这么疲倦过,我晚上十点钟回到家里,径直上床一觉睡到第二天早晨六点,然后起床、冲澡、上班。妻子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再怎么赞扬她也不过分。”
乔布斯一上任就迅速砍掉了没有特色的业务。他告诉他的同僚,不必保证每个决定都是正确的,只要大多数的决定正确即可。因此不必害怕。有许多难以做出的决定,像砍掉无特色的业务,在今天看来十分明智,但当初做决定时却令人提心吊胆。
乔布斯有着火爆的管理风格,很多苹果职员多半不敢和他同乘电梯,唯恐电梯未坐完即被炒鱿鱼。但年届中年的他现在的性情已圆融了许多。他说:“我告诉你一个能够改变你看问题的方法的例子。一旦你有了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应该有人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他们,这听起来并不深奥,但是许多人忽略了这一点。所以现在对我而言,解雇苹果公司的员工要比以前痛苦得多,但我没有办法,这是我的工作。我设身处地地想象他们回到家中告诉妻子儿女自己被雇的情景,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情用事过。”家庭美满或许是乔布斯事业成功的另一个原因。
乔布斯过去花许多时间寻找能够产生新产品的技术,但是现在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可能作深入的研究。他说有时在临睡前,会冒出一些平时想不到的点子。他在因特网的六个新闻站点上登记注册,每天能收到大约300份电子邮件,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里面大谈他们的新构想。
经历了多年的工作以后,乔布斯说:“太多的事情令人感到遗憾,但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那些你没去做的事。如果我早点明白现在才明白的道理,我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些,但这又怎么样呢?关键是要把握好现在。生命是短暂的,不久以后我们都将走到尽头,这就是现实。”
现在苹果公司的经营目标是成为计算机行业的“索尼”。苹果公司是唯一既搞硬件又搞软件,生产全套产品的个人电脑公司。这就意味着苹果公司能够推出更容易使用的系统,这是公司争取消费者的可靠资本。乔布斯表示技术不是最困难的,困难的是如何确定产品和目标消费者。除了电子、技术和生产能力外,你还必须有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专家认为,虽然苹果的盈余与过去相比大有改善,但面对类似微软和康柏等强劲的竞争对手苹果仍需步步为营才不致再遭失败。
始终倾听消费者的需求、以极大的热忱贯彻“在一般人与高深的计算机之间搭起桥梁”的初衷,正是乔布斯最厉害的武器。不论是在苹果以艺术创造科技,或是在Pixar以科技创造艺术,乔布斯都孜孜不倦地设法使他的梦想变成现实:用计算机作工具,协助填补科技与艺术之间的鸿沟。
姓名 史蒂夫·乔布斯
英文名 Steve Jobs
出生年月 1955
学历 大学肄业
所创公司 苹果电脑公司
现任职务 苹果电脑公司首席执行官
米切尔·卡普尔
Mitch Kapor
出生年月1951年11月1日
出生国家、地点美国纽约布鲁克林
教育背景1971年获耶鲁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978年获Beacon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1980年,获MIT斯隆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职业背景1999年-2001年,著名风险投资公司Accel的合伙人1994年-1996年MIT媒体实验室任教1992年-至今卡普尔企业公司总裁1990年-1995,创办电子边疆基金会(FFF),并担任主席1986年-1987年,1994年-至今MIT助理/访问教授1987年-1990年任On公司CEO1982年-1986年创办Lotus公司,并担任CEO个人博客网站blogs.osafoundation.org/mitch/电子邮件(网址)Mitch@kapor.com联系地址Kapor Enterprises, Inc. 177 Post St., Suite 900San Francisco, CA 94108+1 415 392-0963如果你在卡普尔大学刚毕业时认识他,你肯定不会想到,这家伙以后会成为计算机软件业最成功的改革者之一。”
1951年,卡普尔生于长岛。卡普尔十分符合那个年代的的典型形象:无所顾虑又无忧无虑。从小爱好迪斯科和摇滚乐。并且多年来爱上LSD及其他非法毒品。在耶鲁大学,他专修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计算机学科,尤其是控制论,也开始对计算机萌生兴趣。1971年毕业后,工作漂泊不定。从电台的音乐主持人到滑稽演员都一一经历过。游荡4年后,他总觉得自己还缺点什么,于是25岁的卡普尔奔赴瑞士,参加一种"超觉静坐"培训。课程包括每天14小时的静坐冥思,以及学会能让人浮到空中的能力(特异功能)。当然,最终没能修炼成功。回到美国,卡普尔又花了数年时间来搞清楚自己究竟是什么人。1978年,他在Beacon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时还在一家精神病机构工作,当一名服务员,其工作性质在精神上与"倒便盆"相当。期间,对计算机的兴趣帮助他消磨了大部分时间。
1978年,苹果将苹果Ⅱ型降到了1500美元左右,卡普尔四处张罗,终于买到了他的第一台计算机。买下计算机后没几天,这位口袋空空的无业游民邂逅了一位年轻人。他正向一位推销员询问新计算机的用途。卡普尔走上前去说:"我可以帮你学。"于是他就开始给他辅导计算机应用,报酬是每小时5美元。没过多久,他就大摇大摆地将自己宣传为"独立的计算机咨询(顾问)"。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进入MIT的斯隆管理学院,想拿一个MBA学位充充门面,但没坚持几天,就退了学。后来到硅谷一家创业公司工作。
几个月后,他遇到了第一个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c的发明人。脑子里也想开发一种相似的软件,可以将电子表格的计算结果画成图表。他和另一位伙伴一同开发出了VisiPlot。VisiPlot一炮走红,VisiPlot的销售很快达到每月10万美元。不到一年,卡普尔与合伙人就赚到了1200万美元。卡普尔创造了他商业生涯的第一次成功。卡普尔终于领悟,要让自己心满意足,只有一条路:自己开公司,当自己的老板。
1981年,卡普尔与合伙人筹集资金开一家公司。定名时,想起了自己过去那段超凡脱俗的冥思经历,就将其定名为Lotus(莲花)。1983年,Lotus发展公司发布了它的第一个产品-Lotus1-2-3。这是软件史上第一个为用户提供屏蔽帮助内容并且在磁盘上附着使用指南的产品。他们还成立了一个客户支持部门,这在1983年是闻所未闻的。卡普尔预测,第一年可望达到200-300万美元。结果第一年的实际收入破天荒地达到5300万美元,并且成功地上了市。第二年飙升至1.56亿美元。第三年更高达2.58亿美元。Lotus1-2-3上市仅一年,VisiCalc就停止了销售,无法存活。1985年Lotus员工已达千人,是当时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直到1988年4月,微软才超过Lotus,成为头号软件公司。1995年,Lotus以32亿美元的身份卖给了IBM。
1983年,卡普尔的地位就象苹果的乔布斯和当今微软的比尔·盖茨一样。但是,安稳永远不是卡普尔的天性。四年后,卡普尔卸掉官职,卡普尔说:"我只有保释,我恨这个公司也恨自己。我喜欢做自己内行的事。但是这份工作现在已经变味了。我也不喜欢权力。我对自己说,离开吧,去寻找新的自己想做的事。"卡普尔退了位,离开商业界,到MIT找了一份访问教授的工作。但是教了不到一年,他旧病复发,重新扎向商业的海洋。这一次,卡普尔成立了On技术公司,身兼总裁和CEO,一干就是三年。但没有人们期望中的成功。
1990年,卡普尔与已故的著名抒情诗人贝娄创建了电子前线基金(EFF),这个非赢利的公共利益机构,时常被人称为是计算机业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ACLU)。EFF成立之初,万维网还未诞生,全球电信仍处于发展初期。而卡普尔就已前瞻性地看到了未来,并认识到法律对计算机的介入和管制。他们起初是维护黑客的权利,后来则更多地介入到华盛顿的政治中。EFF已在计算机和通信立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卡普尔也经常出现在国会听证会上,并为戈尔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提供咨询。实际上计划的初稿就是卡普尔完成的。1994年进入了美国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人称他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导师。EFF的故事也开始越来越走向复杂。他的总部也从剑桥移至华盛顿。活跃的领域也越来越大。卡普尔也不再是站在政府对面,为黑客辩护的"反对党",而越来越成为华盛顿的政治选手。这也使不少EFF的早期成员和支持者认为,EFF已经偏离了最初的纯洁使命了。开始招致越来越多的批评。
在80年代中期,卡普尔与盖茨是美国软件业的双子星,很难分出高下。卡普尔是硅谷黑客理念的真正体现:不遵循主流精神、富有创造、崇尚出世。盖茨是反基督的肖像,功利性强,十分入世,追求利益,他的公司也以压制自由而成功,出产丑陋、笨拙、纯粹以商业驱动的产品。与他相比,卡普尔更是一位民间的英雄。而盖茨则是主流社会的英雄。
罗伯特·莫里斯
莫里斯是在家里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莫里斯的父亲曾从NSA带回一台原始的神秘的密码机器,成为一家人的谈资,激起了他的强烈兴趣。他自己12岁就编出高质量电脑程序,18岁时,就具有在最负盛名的贝尔实验室和哈佛大学当过程序员的赫赫经历。难怪有人感叹:他的简历,简直像电脑名人录中的一样。
1988年冬天,正在康乃尔大学攻读的莫里斯,把一个被称为“蠕虫”的电脑病毒送进了美国最大的电脑网络——互联网。1988年11月2日下午5点,互联网的管理人员首次发现网络有不明入侵者。它们仿佛是网络中的超级间谍,狡猾地不断截取用户口令等网络中的“机密文件”,利用这些口令欺骗网络中的“哨兵”,长驱直入互联网中的用户电脑。入侵得手,立即反客为主,并闪电般地自我复制,抢占地盘。
用户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不请自来的神秘入侵者迅速扩大战果,充斥电脑内存,使电脑莫名其妙地“死掉”,只好急如星火地向管理人员求援,哪知,他们此时四面楚歌,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网络中电脑一批又一批地被病毒感染而“身亡”。当晚,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互联网用户陷入一片恐慌。到11月3日清晨5点,当加州伯克利分校的专家找出阻止病毒蔓延的办法时,短短12小时内,已有6200台采用Unix操作系统的SUN工作站和VAX小型机瘫痪或半瘫痪,不计其数的数据和资料毁于这一夜之间。造成一场损失近亿美元的空前大劫难!
当警方已侦破这一案件并认定莫里斯是闯下弥天大祸的“作者”时,纽约州法庭却迟迟难以对他定罪。在当时,对制造电脑病毒事件这类行为定罪,还是世界性的难题。前苏联在1987年曾发生过汽车厂的电脑人员用病毒破坏生产线的事件,法庭只能用“流氓罪”草草了事。
1990年5月5日,纽约地方法庭根据罗伯特·莫里斯设计病毒程序,造成包括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军事基地和主要大学的计算机停止运行的重大事故,判处莫里斯三年缓刑,罚款一万美金,义务为新区服务400小时。莫里斯事件震惊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而比事件影响更大、更深远的是:黑客从此真正变黑,黑客伦理失去约束,黑客传统开始中断。大众对黑客的印象永远不可能回复。而且,计算机病毒从此步入主流。
丹尼斯·利奇和肯·汤普生
在美国新泽西州墨里山区小城镇的中心矗立着一片毫不起眼的建筑群,世界闻名的贝尔实验室就在这里。具有ATT和朗讯双重背景的贝尔实验室在计算机软件领域有两大重要成就:C语言和Unix操作系统。目前主管着贝尔实验室软件系统研发部的是现年63岁的丹尼斯·利奇(Dennis M. Ritchie),这位已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近40年的著名科学家就是这两项技术当知无愧的发明者。
当初与利奇同期加入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中,多数人或是功成身退安享晚年或是自立门户日进斗金,而利奇还是一如既往的在这里工作。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评价他是在C语言和Unix研发小组中唯一一位至今仍保持着年轻人热情和活力的伟大科学家。1983年,他和Unix的共同发明人肯·汤普生(Ken Thompson)同时荣获了美国计算机协会颁发的“图灵奖”,这也是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的最高荣誉。
抛开其它,仅C语言和Unix这两项发明已让利奇成为一代又一代程序员们的偶像。在他之后加入贝尔实验室的“C++语言之父”Bjarne Stroustrup说:“如果丹尼斯没有在这里工作,而是决定把精力投入到像数学、物理等深奥的学科上,那Unix的开发项目很快就会以失败告终。”
利奇出生在纽约的Bronxville,他的父亲阿利斯泰尔·利奇(Alistair E. Ritchie)也是贝尔实验室的著名科学家,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丹尼斯完全继承了他父亲的传统。”由于家庭的影响,利奇从小就对物理和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1963年拿到学士学位后继续留在学校,1968年又取得了数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他曾作为父亲的一名助手在实验室工作过一段时间,并在毕业后正式进入贝尔实验室的Multics系统研发小组,为由麻省工学院和GE公司共同投资的项目开发操作系统。
最初的Unix系统是用只有8000字节的内存和不到1兆硬盘的PDP-7计算机编写的,但却可以运行得相当流畅,这让利奇惊讶不已,从而决心和汤普生一起完善Unix系统。为了能更好的对现有Unix程序进行改编,利奇在原有的汤普生开发的B语言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数据类型和算法,于是C语言在1972年诞生了。两人又用C语言在PDP-11计算机上对Unix重新编写,而新版的Unix系统由于其在兼容性和数据综合处理上的优势很快就在学校、政府机关和一些企业间流传。在计算机语言繁多无法统一的情况下,编写Unix的C语言马上成为了当时最高级的程序语言并与Unix一同风靡。
Unix和C语言最初是免费公开的,但当时贝尔实验室的东家,ATT公司却执意要将其商用,这个事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导致了后来的开源潮,也带出了1977年比尔·乔伊版本的Unix和后来的Linux。而所有的事情对利奇的影响微乎其微,在Unix之后,他又和同事一起开发了大型计算机操作系统Plan 9和Inferno以及朗讯的PathStar服务器系统,用利奇的话形容,“我的目的不是要制造产品,而是要为人们开发出新的工具。”
1999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亲自为利奇颁发了“国家技术勋章”。美国前商务部部长William M. Daley也评价到:“如此的发明(Unix和C语言)对人们的经济和生活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同时为现代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磨炼,Unix和C语言已经被广泛传播和应用。《经济学人》杂志形容它是“因为强大所以程序员们都爱用,因为程序员们都爱用所以它更强大”。美国耶鲁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David Gelernter在谈到利奇的成就时说:“比起单纯的技术,完美的艺术性才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软件是复杂的,只有带有艺术性的产品才能克服无尽的烦琐。利奇的发明就是一件件美丽的艺术品。”
理查德·斯托曼
个人简介:
圈内头衔:无 (毫不隐藏!)
主要成就:老牌黑客。1971年,斯托曼在街上找到一份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工作。当时他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斯托曼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打破了软件是私有财产的概念。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1969年在IBM 纽约科学中心,时值16岁。
自己独特的黑客工具:在上世纪 80年代, 斯托曼不拿MIT的薪水但继续在其中的一个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GNU--GNU是"GNU's Not Unix"的缩写。
鲜为人知的事实: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24万美元天才奖。
五短身材,不修边幅,过肩长发,连鬓胡子,时髦的半袖沙滩上装,一副披头士的打扮。看起来象现代都市里的野人。如果他将一件"麻布僧袍"穿在身上,又戴上一顶圆形宽边帽子,有如绘画作品中环绕圣像头上的光环。一眨眼的功夫,他又变成圣经中的耶稣基督的样子,散发着先知般的威严和力量。野人与基督,恰恰就是自由软件的精神领袖理查德·斯托尔曼的双重属性:他既是当今专有(私有)商业软件领域野蛮的颠覆者,又是无数程序员和用户心目中神圣的自由之神。
在他的理论下,用户彼此拷贝软件不但不是"盗版",而是体现了人类天性的互助美德。对斯托尔曼来说,自由是根本,用户可自由共享软件成果,随便拷贝和修改代码。他说:"想想看,如果有人同你说:'只要你保证不拷贝给其他人用的话,我就把这些宝贝拷贝给你。'其实,这样的人才是魔鬼;而诱人当魔鬼的,则是卖高价软件的人。"可以断定,进入世纪末,软件业发生的最大变革就是自由软件的全面复兴。在自由软件的浪潮下,软件业的商业模式将脱胎换骨,从卖程序代码为中心,转化为以服务为中心。
作为今天的一名电脑用户,如果你的朋友希望你能为他复制一份受版权保护的程序,你不应当拒绝,合作精神比版权更重要。而且,这种合作不应只在地下进行,每个人都应该以此为荣,公开自己的诚实生活,对所有私有软件说"不"。
你应该可以公开、自由地与其他软件使用者合作,你有权了解软件的工作原理,并将其传授给你的学生,当软件发生问题时你完全可以雇用你所喜爱的程序员对它进行修改。你理应得到自由的软件。"
有人说,斯托尔曼应该算是世界上最伟大,软件写得最多的程序设计师。但是,斯托尔曼真正的力量,还是他的思想。因此,他最欣赏的英雄是南非的曼德拉。
李纳斯·托瓦兹
Linux这部史诗发端于赫尔辛基。似乎天下的黑客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创作源程序,李纳斯也不例外。他的家就在离市中心不远的Kalevagatan(与卡勒瓦拉很相近)大街。这是一个19世纪的建筑与现代化平房交相呼应的地方。李纳斯与妻子住在这里。他的家很像是大学生的集体宿舍,楼梯下总放着一排排自行车。
李纳斯本人看起来就像一名学生,而不像道士。他中等身材,浅褐色头发,蓝眼睛,目光透过镜片直直地射向你,只有浓密的眉毛是黑色的,衬着一张孩子气的脸庞。他的房间四周排列着许多书籍,里面布满了油画和各种装饰品,相当低廉的窗帘,两把扶手椅之间挂着发干的鳄鱼皮,房间里还有两只目空一切的猫和几台计算机:三台PC,一台Power Mac,还有三台从DEC借来的基于Alpha芯片的微机。它们不起眼地布置在房间的角落中。另外一样很有意思的东西不易察觉:那是一根将计算机连到电话插座的导线,这是通向互联网的256K的专线,由当地的一家ISP安装并承担费用,它是对这位Linux道士的象征性奖励。
Linux并不是一件刻意创造的杰作,而完全是日月积累的结果,是经验、
这绝对是最值得一看的10部黑客电影
岂安科技 2016-08-12 11:33
一个场景:
黑客掏出笔记本,插上网线接入某种很厉害的系统,双手不停敲击键盘(永远不屑于用鼠标),在黑底白字的命令行界面,啪啪啪敲完入侵代码,带着一种类似写完导弹驱动的自豪感,心满意足按下回车键,看着屏幕上的进度条一点一点前进。等到进度条走完,黑客完全控制了整个系统。
相信大家都看过类似的电影片段,很多人因为年幼的时候看过类似的片段,暗暗地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神通广大的黑客,入侵美国军方系统!
然而,当年热血的少年不仅没有成为黑客,还成为和不法黑客做斗争的安全人员。为了找回曾经的梦想,在周末闲暇的时候,看一部精彩的黑客电影,岂不美哉!
岂安下面给大家介绍10部非常精彩的黑客电影,大家根据自己黑客水平自行挑选。
1.《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
本片主角本杰明是一个这样的人:三次元现实世界中,他是一个十足的屌丝Loser,难以找到存在感,没有时尚感、没有朋友,也没有女朋友。但是二十五岁的他却是一个的电脑极客,拥有对数字技术不可思议的天赋。而影片中另一位主人公马克思是一个渴望“黑客世界”的潜在革命者,他注意到了本杰明在 网络方面的惊人才华,马克思、本杰明和神童斯蒂芬以及保罗私人组建了黑客组织CLAY,并且为了正义入侵国际安全系统。他们凭借高超黑客技术的所为引起了德国秘密警察组织、欧洲刑警组织的重视,并且一个邪恶的黑客将他们视作威胁,想要将他们除去。本杰明因此感觉到自己正在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并且他们的目标似乎不值得他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岂安(bigsec.com)点评:副标题大概说出来所有安全专家的心声: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只有不值得攻破的系统。
2.《剑鱼行动》
间谍加布利尔在多年特工生涯中,获知政府多年非法收敛了一笔公款。而加布利尔若想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钱是最关键的因素。正因如此,机智狡猾的加布利尔决定向这笔赃款下手。
要想计划能顺利进行,加布利尔需要一名顶尖的电脑黑客。斯坦利正是地球上最顶级的黑客之一,多年前他就把FBI引以为豪的安全系统搞得天翻地覆,亦因此的引来牢狱之灾,妻子带着女儿远走他乡。出狱后一直被禁止使用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
加布利尔派他的女搭档金吉尔游说斯坦利出山,承诺成功后帮斯坦利取回女儿的抚养权并安排其远走高飞享受新生活。经不住诱惑,斯坦利再度出山。然而,事情并没有像预想中顺利……
岂安点评:没事还是别入侵FBI系统比较好。
3.《龙纹身女孩》
本片根据瑞典小说家斯蒂格·拉尔松的原著改编。
《千禧年》杂志的财经记者米克尔·布隆克维斯特正被一桩报导引起的诽谤诉讼案搞得焦头烂额之际,却意外接到了瑞典顶尖家族企业范耶尔工业集团的创始人亨利·范耶尔的邀请。表面上米克尔要为对方写传记,实则是帮迪奇调查一桩40年前发生在家族里的悬而未决的杀人案。米克尔认真梳理堆积如山的资料,与家族成员交流攀谈。却在关键时刻,被一个边缘女孩莉丝贝丝·沙兰德入侵电脑盗取了资料。他找到同要具有非凡调查能力的莉丝,邀请她一同调查,却发现面前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欲望黑洞……
岂安点评:女主是个戴鼻环的杀马特少女,也是个技术强大的黑客。
4.《战争游戏》
大卫•莱特曼(马修•布罗德里克饰)是一位天才少年,他将业余时间全都投在了电脑游戏上。一天,他通过搜索,搜到了一台网络电脑,简单破解后,他开始玩一个叫做“全球热核战争”的游戏,一个模拟世界大战的游戏。
但大卫并不知道,隐藏在“全球热核战争”之后的,竟是美国军方的战争操作计划响应系统(WOPR)。这个机密系统控制着美国军方的武器,而大卫启动的“全球热核战争”游戏竟然导致系统自动准备发射核弹!
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各国军队严阵以待,而大卫不得不行动起来,他要用自己的黑客技术阻止电脑发射核弹,阻止这一切。
岂安点评:黑客阻止核弹发射,黑客拯救世界,想一想我的热血都要燃烧起来!
5.《虎胆龙威4》
某年7月4日,周末,正在休假的约翰•麦卡伦接到一个新任务:逮捕黑客马特•法莱尔,然后送到FBI那里接受审讯。
其实,事情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极端恐怖分子经过周密策划之后,准备利用黑客技术,在美国独立日当天让全美国的计算机系统集体瘫痪,从而达到他们控制全球的阴谋。而且,幕后黑手托马斯•加布里埃尔为了阻止麦卡伦插手这件事情,为他准备了一大堆机关障碍,其中包括绑架他的女儿露西。
岂安点评:极端恐怖分子好厉害,能让全美国的计算机系统集体瘫痪。
6.《网络杀机》
单身妈妈珍妮弗·马什是供职于FBI网络犯罪科的探员,她日常的工作就是对网络进行监视,查找任何一个盗取信用卡及其他可能造成危害的犯罪分子。在一次围剿信用卡盗贼的行动中,珍妮弗偶然进入一个名为KillwithMe的网站,网站通过视频直播一只小猫受虐死去的全过程。珍妮弗直觉该网站背后必有黑幕,她试图追踪IP和服务器,最终一无所获,似乎她所面对的对手具有颇为复杂的背景。
不久,该网站更新内容。画面中一个男子被捆绑起来,网站宣称浏览者越多,那名男子死得越快。珍妮弗等人眼睁睁看着男人死去,她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救出幕后黑手,却让自己也卷入这个死亡漩涡之中……
岂安点评:封面海报上的鼠标小手,真是要憋死强迫症。
7.《骇客追缉令》
凯文密尼克可称为有史以来最厉害的电脑骇客,他侵入家电信公司,入侵联邦调查局的电脑,在网路世界中成为最难以捉摸的骇客之王,然而他却希望能遇上一个真正的挑战,当他开始入侵著名物理学家兼电脑天才下村勤的电脑系统后,他的愿望终于实现,并且可能超出他所能应付的……
岂安点评:黑客版金庸武侠小说的感觉。
8.《操作系统革命》
《操作系统革命》是一部2001年由J·T·S·摩尔导演的纪录片电影,该电影追述了GNU、Linux、自由软件运动以及开放源代码运动长达二十余年的历史。该片的主演有理查德·斯托曼、林纳斯·托瓦兹、布鲁斯·斐伦斯、拉里·奥古斯丁与埃里克·雷蒙等。
岂安点评:好吧,这是一部纪录片,对Linux和开源感兴趣的朋友还是可以看看的。
9.《危机解密 》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保罗·阿桑奇。维基解密是一个大型文档泄露及分析网站,曾经在2010年公开了多达9.2万份的驻阿美军秘密文件而引起轩然大波。康伯巴奇将要饰演的朱利安·保罗·阿桑奇是网站的董事与发言人,曾主修过物理、数学,做过程序员和黑客。阿桑奇本人和网站一样都备受争议,他曾经因为解密工作获得过多项荣誉,也曾收到过国际刑警组织的逮捕令。2010年阿桑奇因涉嫌在瑞典强奸及性侵犯2名女性被通缉,2010年12月7日他向伦敦警方自首,随即被押送到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出席引渡聆讯,保释申请被驳回。2012年8月16日,阿桑奇获厄瓜多尔政治庇护。
岂安点评:这是根据“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保罗·阿桑奇改编的电影!
10.《黑客帝国》
不久的将来,网络黑客尼奥对这个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产生了怀疑。他结识了黑客崔妮蒂,并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墨菲斯告诉他,现实世界其实是由一个名叫“母体”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人们就像他们饲养的动物,没有自由和思想,而尼奥就是能够拯救人类的救世主。
可是,救赎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到底哪里才是真实的世界?如何才能打败那些超人一样的特勤?尼奥是不是人类的希望?这是黑客的帝国,程序和代码欢迎大家的到来。.
岂安点评:这无疑是最知名的“黑客”电影了!
现在已经可以登陆了,只是5月7号后的帖子和数据已丢失。
【5.21】
非凡服务器被攻击,现在尚在努力恢复阶段。
目前情况有点严重,数据被黑客删掉,正在想办法恢复
最坏的情况是,贴子能保留到这个月初,附件保留到2月份的,可能又要集结大家弄一下附件了
【5月22日14时最新进度说明】
经过昨晚的抢救,现在能恢复都已经恢复了
但是那个该挨千刀的黑客很恶意的删除了论坛备份的最新数据,系统也被恶意纂改了。
现在的情况是,论坛升级了系统,斑竹们在抢救,恢复丢失的文章。
【帖子保留到5月7日的,但是3-5月份的附件全部丢失,5月7日之后的东西全部没了T T】
现在内部开放,管理层在努力,暂定三日后开放,我们争取提前结束,不过还是需要在开放后,各位会员的支持。
电影《黑客帝国》系列能够得到好评,不只是因为影片有宏伟壮观、刺激人心的特效视觉体验,更多的是可以激发人类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力,编制思维新颖独特,尽管好几刷依然能够经得起推敲,使人回味无穷,算得上非常成功的商业娱乐片。该影片故事内容丰富曲折,却也很清晰直接,其中大胆融入多样化元素,并非一锅大杂烩,反而创造出一番“美味佳肴,有震撼也不失情感基线,可以大到惊心动魄的阵势,小到温情细腻,同时兼具,很完整的一部科幻片。
首先,观众如果能被一部科幻电影所折服,毫无疑问重点在于其特效处理,电影《黑客帝国》系列很完美做到了这一点。影片中技术过硬的特效处理,外加背景音乐给予观众的震撼融为一体,无论是对于人类刻画,反派机器刻画,还是现实世界与虚拟程序之间的穿插,都几乎达到了完美,格斗场面使人热血沸腾,给予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电影《黑客帝国》是美国1999年出品的科幻剧作,在90年代时期,该片绝对算得上超前之作了,其中特效就是放在如今,依然不失气势,作为一部科幻商业片,《黑客帝国》系列的连载无疑是成功的,同时也为电影市场开拓贡献了一份力量。
其次,单纯的视觉体验只能带来一定的观感刺激与冲击力,电影真正使人震撼人心的,还属故事情节带给人们的理性思考了。可以说初看该电影观众也许只是沉浸在独一无二的特效世界中,但随着时间循序渐进,人们更多关注其故事内涵以及人生感悟,更为深层次的世界认知。电影《黑客帝国》系列是另一种程度的人类世界末日写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类以制造各式高科技产物而津津乐道,机器便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人类似乎仅沉浸于发明创造的乐趣中,并未对自己所创造事物日后产生的后果而考虑,始终认为人类身为世界主宰,没有生物可以代替,更不会被自己亲手的创造物而反噬,这就是人类的自大。电影很巧妙抓住这一视觉,将20世纪新高科技产物机器人搬入屏幕之中,成为主宰世界的载体,而人类则沦落为如蝼蚁一般的奴隶。
该电影具有独特的构思方式,叙事方式也算一种新式创新,将人类与科技产物推入至高点,被电脑统治的世界,这一话题本足够引起观众的想象力,加之故事情节发展愈演愈烈,战争一触即发,随之人们也在遐想未来世界究竟是何种状态。电影《黑客帝国》人与机器战争这一主题,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却有一定的现实性意义,如今人们沉浸在“科技至上”的热潮中,该影片无非具有一定警示作用,万事具有双面性,这是人类值得深思的一点。从电影第三部终结而言,人类与机器达成协议,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如何平衡世界元素,同样是人类需要面临的难题,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不妨停下脚步感受一番世界的真正含义。
最后,该电影在快节奏情节之下,同样插入了男女主角的感情戏码,从两人初步相识到相知相爱,最后将同生死共患难,上演了一出至死不渝的爱恋,使观众在紧张刺激的环境中,有所放松,不至于全程思维紧绷。除此之外,电影中既有中西方的宗教哲学概念,也有掺入一定的中国功夫元素、枪战元素,外加世界末日情节遐想等,多种元素相互交织融合,并未触碰出尬点之处,反而呈现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可以说实属难得。
电影《黑客帝国》不仅优在自身具有特立独行的视觉盛宴,外加足以能够有所延伸的故事情节,勾勒出科幻领域令人赞叹的三部曲,在感受娱乐刺激的同时,不忘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共处,精彩且有深层次含义,能够得到好评实至名归。
标签:黑客非凡
已有4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7 18:32:20 回复
“黑客”电影了!非凡无法登入现在已经可以登陆了,只是5月7号后的帖子和数据已丢失。【5.21】非凡服务器被攻击,现在尚在努力恢复阶段。目前情况有点严重,数据被黑客删掉,正在想办法恢复最坏的情况是,贴子能保留到这个月初,附件保留到2月份的,可能又要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7 13:31:57 回复
王正阳自己也经常上网寻找个网站的漏洞,这样也能无形中提高他在电脑上的能力。当时我们国家由于在计算机方面的发展还不够的完善,而电商这个行业也才刚刚露出头角。在一次浏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7 14:59:50 回复
桩40年前发生在家族里的悬而未决的杀人案。米克尔认真梳理堆积如山的资料,与家族成员交流攀谈。却在关键时刻,被一个边缘女孩莉丝贝丝·沙兰德入侵电脑盗取了资料。他找到同要具有非凡调查能力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7 12:54:29 回复
。当时他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斯托曼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打破了软件是私有财产的概念。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1969年在IBM 纽约科学中心,时值16岁。 自己独特的黑客工具:在上世纪 80年代, 斯托曼不拿MIT的薪水但继续在其中的一个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创造了一个新